好房网

网站首页 二手房 > 综合生活 > 正文

地产房产新闻动态:智慧建筑亟须迈过两道坎

2021-04-30 22:02:40 综合生活 来源:
导读 了解地产、房产前沿资讯,帮助我们掌握更多的地产、房产知识,不论是在生活当中还是在工作当中相信都会有所帮助的,如果各位小伙伴们感兴

了解地产、房产前沿资讯,帮助我们掌握更多的地产、房产知识,不论是在生活当中还是在工作当中相信都会有所帮助的,如果各位小伙伴们感兴趣的话,小编接下来就为大家推荐一篇关于地产、房产方面的文章给大家吧,小编今天要分享的文章为智慧建筑亟须迈过两道坎,希望各位小伙伴能够喜欢哦。

随着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网、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广泛深入各行各业,承载人类活动时间最长的载体——建筑物,将由过去的“冰冷砖石”迈向“能感知”“会呼吸”“有思维”的智慧建筑时代。

12月20日,首届中国智慧城市与建筑大会在武汉举行,该会议由中南工程咨询设计集团、中国勘察设计协会建筑设计分会主办,来自全国建筑设计、工程业主、施工企业、运维企业、工程软硬件企业和高校的业内专家,探讨智慧城市与建筑的未来。

智慧建筑啥模样

荷兰阿姆斯特丹的The Edge大厦,建筑屋顶和侧立面布满光伏板,自身发电量超过其耗电量,能源净消耗量为零。

阿联酋阿布扎比Al Bahar塔,使用动态遮阳外墙,可根据阳光等情况自动开关百叶窗,增强散热少开空调,减少50%的太阳光热影响,每年减少碳排放1750吨。

巴林世贸中心将风力发电塔与高层建筑合二为一,利用阿拉伯湾的海风发电,可满足建筑内11%到15%的能源需求。

如今,打着“智慧建筑”旗号的楼宇和商业体越来越多,到底什么是智慧建筑?

中南建筑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总建筑师李钫认为,智慧建筑是指通过建筑技术与新信息技术的融合,让建筑成为城市生命单元体,实现人、物、城市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包括“有体感、有神经网络、有生命特征、有大脑”四大特征。

有“体感”,即建筑能监测并存储各项建筑内外的人、物、环境信息数据;有“神经网络”,指利用物联网技术,打通建筑内各子系统数据信息;有“生命特征”,指建筑物内形成模仿大自然的微循环,实现节能降耗;有“大脑”,指建筑物通过信息化技术,能对用户的行为进行预估和判断,促进物业、安防等管理提档升级。

近年来,中南建筑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操刀设计的场馆项目,也是按照智慧建筑标准打造。如2022年卡塔尔世界杯多哈第四分区体育场,所有建筑单元可拆卸再利用;莆田冰雪场馆,每平方米冰面实现矩阵式独立控温……

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智慧城市建设发展前景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预计,我国建筑智能化市场规模将保持30%左右增长,到2020年可达6400亿元。

建筑信息亟待“合纵连横”

如今,华为东莞松山湖园区(欧洲小镇)5G园区样板工程建设正如火如荼。掩映在湖光山色中的欧式经典建筑群,通过加载“人工智能+边缘计算”技术,实现园区客流、餐饮、班车、安保等热力图监控,无人驾驶穿梭巴士也将全覆盖。

“华为不做建筑,只做建筑的连接和控制。”华为公司智慧园区解决方案部部长翟勇表示,智慧城市和智慧建筑的最佳结合点是智慧园区,如果一个个园区都智慧化了,拼起来就是一个万物互联的世界。

然而,现实问题也很棘手。翟勇说,目前一个小区内,储物柜、充电桩、智能门锁、消防监控、楼宇控制、停车管理、安全巡查等各类信息化应用五花八门,一个应用配一个软件,全是垂直管理,没有横向联系,导致智能应用越多,信息孤岛就越多,小区连接与控制设备亟须“合纵连横”。

“智慧建筑需要设计企业当好先头部队。”中南建筑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总会计师张玮斌坦言,互联网企业、传统通信企业等都已先知先觉,预见到智慧建筑重大发展机遇,积极向智慧建筑、智慧城市领域进军,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但建筑工程行业却动静不大。

“核心是无标准。”张玮斌表示,智慧建筑依托大量硬件设备和软件系统,所涉及硬件企业种类繁多,但各厂商端口协议存在不一致问题,仅智能家居就包括传感器、家电、家居等多类型硬件模块,如不使用统一标准,各子系统各自独立,无法形成互联互通。处在建筑行业产业链前端的设计企业,需要尽快牵头编制智慧建筑标准,加强智慧建筑投资经济性数据分析,让智慧建筑有章可循、有标可依。

目前,中南建筑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于2018年10月牵头成立了“中设协建筑设计分会智慧城市和建筑研究推进工作部”,已完成重点行业项目479项,涉及智慧建筑标准编制、示范工程、技术研发、推广合作等。

不能高营收低利润

建于1917年的武汉景明大楼是历史保护建筑。2002年,该楼业主收到了一份来自英国的挂号信,信中写道:“景明大楼为本建筑设计事务所承建,设计年限为80年,现已超期服役,敬请业主注意。”

“岁月流逝,景明大楼当年的设计建造者恐不在人世。然而,责任和服务却没丢。这就是典型的建造服务业。”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教授丁烈云分享案例。

2018年全球建筑企业营收排名情况显示:我国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中国铁路工程总公司、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遥遥领先于法国万喜集团,然而后者的利润却接近我国3家企业利润之和。

丁烈云说,我国已成为建筑大国,世界超高层建筑、大型桥梁、大型港口及水电站中,我国占比均超过50%,且地铁里程数、高铁里程数均占世界第一。但粗放型、劳动密集型的生产方式仍是制约我国建筑业壮大的“拦路石”,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每平方米用钢多10%以上,每立方米混凝土多用80公斤水泥,新建筑能耗高3倍以上。

丁烈云表示,传统建筑产品属于个性化定制生产,而工业产品是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对我国建筑业而言,必须朝产品个性化、部件规模化的“大规模定制”生产转型,实现降本提质增效。同时,建筑服务业也是一片“蓝海”,如2014年成立的美国创业公司Uptake,通过建立工程机械物联网,提供工程机械的设备监控、维修预测、设备优化等服务,2015年位列全球最佳创业公司榜首。此外,我国工程设计软件“本土化”问题一直没有解决,这对建筑设计行业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版权说明: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