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房网

网站首页 二手房 > 综合生活 > 正文

杜牧的七绝诗有哪些介绍(杜牧的七绝诗有哪些详细情况如何)

2022-08-07 14:21:32 综合生活 来源:
导读 想必现在有很多小伙伴对于杜牧的七绝诗有哪些方面的知识都比较想要了解,那么今天小好小编就为大家收集了一些关于杜牧的七绝诗有哪些方面

想必现在有很多小伙伴对于杜牧的七绝诗有哪些方面的知识都比较想要了解,那么今天小好小编就为大家收集了一些关于杜牧的七绝诗有哪些方面的知识分享给大家,希望大家会喜欢哦。

1、杜牧的七绝诗如下:

2、1、 唐·杜牧《清明》

3、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4、版权归芝士回类答网界站入识或原作非者所有

5、释义:

6、国还四反又月基山角共再,切速至达张书县。

7、江南清明时节细雨纷纷飘洒,路上羁旅行人个个落魄断魂。借问当地之人何处买酒浇

8、不我出同理机点平但文老知九改己科查。

9、愁?牧童笑而不答遥指杏花山村。

10、注释:

11、清明:二十四节气之一,在阳历四月五日前后。旧俗当天有扫墓、踏青、插柳等活动。宫中以当天为秋千节,坤宁宫及各后宫都安置秋千,嫔妃做秋千之戏。

12、纷纷:形容多。

13、欲断魂:形容伤感极深,好像灵魂要与身体分开一样。断魂:神情凄迷,烦闷不乐。这两句是说,清明时候,阴雨连绵,飘飘洒洒下个不停;如此天气,如此节日,路上行人情绪低落,神魂散乱。

14、借问:请问。

15、杏花村:杏花深处的村庄,位于南京市秦淮区凤台山一带。受此诗影响,后人多用“杏花村”作酒店名。

16、2、 唐·杜牧《秋夕》

17、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18、释义:

19、在秋夜里烛光映照着画屏,手拿着小罗扇扑打萤火虫。夜色里的石阶清凉如冷水,

20、静坐寝宫凝视牛郎织女星。

21、注释:

22、秋夕:秋天的夜晚。

23、银烛:银色而精美的蜡烛。银,一作“红”。画屏:画有图案的屏风。

24、轻罗小扇:轻巧的丝质团扇。流萤:飞动的萤火虫。

25、天阶:露天的石阶。天,一作“瑶”。

26、坐看:坐着朝天看。坐:一作“卧”。牵牛织女星:两个星座的名字,指牵牛星、织女星。亦

27、指古代神话中的人物牵牛和织女。

28、3、 唐·杜牧《山行》

29、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30、释义:

31、沿着弯弯曲曲的小路上山,在那白云深处,居然还有人家。停下车来,是因为喜爱这深秋枫林

32、晚景。枫叶秋霜染过,艳比二月春花。

33、注释:

34、山行:在山中行走。

35、远上:登上远处的。

36、寒山:深秋季节的山。

37、石径:石子的小路。

38、斜:为倾斜的意思。

39、深:另有版本作“生”。(“深”可理解为在云雾缭绕的的深处; “生”可理解为在形成白云

40、的地方)

41、车:轿子。

42、坐:因为。

43、霜叶:枫树的叶子经深秋寒霜之后变成了红色。

44、枫林晚:傍晚时的枫树林。

45、红于:比……更红,本文指霜叶红于二月花。

46、4、 唐·杜牧《赤壁》

47、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48、释义:

49、一支折断了的铁戟沉没在水底沙中还没有销蚀掉,经过自己又磨又洗发现这是当年赤壁之战的

50、遗物。假如东风不给周瑜以方便,结局恐怕是曹操取胜,二乔被关进铜雀台了。

51、注释:

52、折戟:折断的戟。戟,古代兵器。

53、销:销蚀。

54、将:拿起。

55、磨洗:磨光洗净。

56、认前朝:认出戟是东吴破曹时的遗物。

57、东风:指火烧赤壁事

58、周郎:指周瑜,字公瑾,年轻时即有才名,人乎周郎。后任吴军大都督。

59、铜雀:即铜雀台,曹操在今河北省临漳县建造的一座楼台,楼顶里有大铜雀,台上住姬妾歌妓,是曹操暮年行乐处。

60、二乔:东吴乔公的两个女儿,一嫁前国主孙策(孙权兄),称大乔,一嫁军事统帅周瑜,称小乔,合称“二乔”。

61、5、 唐·杜牧《赠别》

62、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樽前笑不成。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63、释义:

64、如漆似胶的多情人儿,在离别的时分却总像是无情。端起那离别的酒,却难以笑得出来。案头

65、的蜡烛也似含着离愁别恨,替我们点点滴滴流泪到天明。

66、杜牧:(803年-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杜牧是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杜牧的诗歌以七言绝句著称,内容以咏史抒怀为主,其诗英发俊爽,多切经世之物,在晚唐成就颇高。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大杜“。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版权说明: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标签: